新闻动态

news

纽约时报:苹果产业链模式是一将功成万骨枯

2013/11/28 11:06:30

苹果CEO:不会对供应链问题视而不见

近日,《纽约时报》网络版发表文章称,苹果等美国科技企业正在将工作机会转移至海外,引起美国政府和经济学家的不满。然而,海外企业除劳动力成本低廉外,还具有工作时间灵活、工人技术水平高等优势,“美国制造”将一去不复返。文中提到,2011年,苹果的每名雇员创造了超过40万美元的利润,这一数字超过了高盛、埃克森美孚和谷歌。然而,对应的是产业链上富士康“很多人每天收入低于17美元”,因苹果提出一个临时要求,远在中国的8000人便可夜半开工。苹果CEO库克也在向员工发送的电子邮件称,任何关于公司不关心员工疾苦的说法都是“明显错误的”。

40万美元利润的背后

文章中提到,苹果业已成为世界上最著名、最受人尊敬的企业之一,其发展模式被广为效仿。苹果的成功,部分源于精益求精的全球化运营。去年,苹果的每名雇员创造了超过40万美元的利润,这一数字超过了高盛、埃克森美孚和谷歌。

然而,让奥巴马总统以及经济学家和决策层感到不满的是,苹果——以及其他许多科技公司——对于“为美国创造工作机会”这件事的热情,远不如其他那些亦曾站在浪潮之巅的著名企业。

目前,苹果在美国拥有43000名雇员,在海外则有20000人;相比之下,上世纪50年代的通用汽车曾拥有超过40万名美国雇员,而上世纪80年代的通用电气也曾雇佣成千上万美国公民。苹果供应商体系规模庞大,有70万人负责设计、制造和组装iPad、iPhone及其他苹果产品;然而,他们几乎全都在其他国家工作,包括亚洲、欧洲及其他地方的外国公司打工。

与40万美元利润对应的是,富士康“很多人每天收入低于17美元”。一位前高管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:有一次,距离iPhone上市仅有数周时间,苹果却需要修改设计方案,他们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中国的一家工厂身上。苹果重新设计了iPhone的显示屏,组装生产线不得不大幅调整,临近午夜,新的显示屏运到了工厂。一个工头立即从工厂宿舍里叫醒了8000名工人,并给每个人发放一袋饼干和一杯茶水。所有人在半小时内走上工位,开始安装这些玻璃显示屏,每个班次长达12小时。在96小时内,这家工厂每天生产超过10000部iPhone。

不会对供应链问题视而不见

作为该报道的回应,苹果CEO蒂姆·库克(Tim Cook)向员工发送的电子邮件称,公司从未对供应链问题“视而不见”,任何关于公司不关心员工疾苦的说法都是“明显错误的”。库克在电邮中说:“我们不会、也从未对我们的供应链问题坐视不管或视而不见。在此事上,我向你们作出承诺。”

这封电邮是由博客网站9to5Mac最先报道的,路透社随后对报道的可靠性进行了证实。“任何关于我们漠视员工困苦的说法显然是错误的,这是对我们的冒犯。”库克在电邮中称。

在上周二的财报电话会议上,库克强调了该公司对中国市场的重视,并且说,世界最大手机市场对iPhone的需求之大令人惊奇。

库克说,我过去非常明确地表示,现在还要非常明确地表示,我们今天在中国市场投入的精力远超其他新兴市场。当天苹果公司公布联合创始人乔布斯(Steve Jobs)死后的第一份季度报告,显示其季度收入和利润达到史上最高。

尽管苹果这次没怎么细说它在中国市场零售方面的努力,但去年曾说,平均来讲,中国苹果零售店(Apple Store)的客流量和收入是全世界最高的。苹果业务的增长也招致环保和人权活动人士越来越多的质疑。他们曾揭发苹果供应商的工作环境,并指责苹果公司的供应链缺乏透明度。